山亭区积聚农业资源 全力提升出口农产品质量
山亭地处沂蒙山区西南麓,枣庄市的东北部,总面积1018平方公里,人口52万,辖10处乡镇(街道)、268个行政村(居)。先后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级生态建设试点县、省级生态示范区,被誉为齐鲁大地上的天然公园。近年来,山亭区发挥区域生态优势,以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为基础,紧紧抓住省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机遇,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一、建立“一套机制”,推进示范区建设纵深发展
一是组织保障机制。区委、区政府成立由区长任组长,分管区长任副组长,区政府办、商务、农业、质监等部门和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区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对创建工作的指挥、调度、管理和服务。出台了《关于加强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建设的意见》、《关于印发<山亭区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夯实了工作基础。区财政专门设立创建经费,为创建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二是上下联动机制。区级成立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办公室,下设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农产品检测中心;各乡镇(街道)分别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办公室、农业综合执法中队、农产品检测站;各村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员,健全了覆盖区、镇、村三级联动工作网络。三是责任追究机制。研究制定了《山亭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目标考核办法》,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区政府与各乡镇(街道)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使责任得到有效落实。四是宣传培训机制。通过设立宣传咨询站、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引导群众加强对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要性的认知。今年以来,共发放明白纸2万余份,宣传手册3000余册,喷制墙体宣传标语200余副、悬挂过路条幅300余个,举办了农业化学投入品经营使用、出口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等各类培训班22期,培训7000余人次,发放资料3万余份,营造了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提高了全民质量安全意识。
二、打造“两个平台”,不断提高农产品出口质量
一是以农村土地合作社为平台,全面提升农业标准化、组织化水平。为解决一家一户分散种植难以实现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没有保障的难题,我区率先在全国创新实施了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成立了以土地为纽带的专业合作社88家,规模经营土地9.2万亩,是全国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推进最好的区,得到国家、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被誉为“第四次土地革命”。生产经营中,推行“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企业制定原料生产标准,与合作社签订保护价收购合同;合作社对入社土地实行产前、产中、产后“五统一”管理:统一供应良种,统一供应农资,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获,统一销售;合作社从农资配送中心购买农药、化肥等农资,由经过培训的专业技术队伍进行统一使用,并做好记录,从生产管理上把好农产品质量关,保证了出口农产品加工企业优质原料供应,提高企业出口效益,入社农户户均增收5600元,增加了农民和合作社的收益,实现了“三赢”。全区50%以上农产品推行标准化生产,“三品”认证总数达65个,认证总面积31.7万亩,年产量34.6万吨。山亭火樱桃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徐庄板栗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认定,店子长红枣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火樱桃、长红枣两个基地通过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认定;莺歌集团成为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莺歌牌花生酱荣获第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春福盈系列产品成为上海世博会指定食品。
二是以农产品质量检测为平台,建立农产品无害化预警机制。投资400余万元,积极改善区农产品检测中心办公条件,拥有检测室及办公用房650平方米,从农业、畜牧、水利等部门抽调12名专业人员,打造一站式检测服务平台。同时,在镇农安办、出口农产品企业设立速测点,划定检控产品和区域,用速测仪进行初步检控,实行企业自检、政府抽检、执法人员复检三层把关,建立起区定量和镇定性的两级检测体系,逐步实现检验检测无缝隙覆盖。同时,加大诚信体系建设力度,定期公布检测结果,建立检测结果追究和动态管理制度,确保每个企业都有压力,每个基地都有责任。莺歌集团被评为中国质量诚信企业和山东质量诚信会员企业。
三、筑牢“三道防线”,狠抓农业化学投入品源头控制
一是严格市场准入。建立了销售市场准入制度,制定出台了《农业化学投入品生产企业登记备案管理办法》、《关于禁止销售、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的通告》等文件,对进入我区的农业化学投入品实行登记备案经营,共登记备案经营企业18家、生产企业1家,品种达300多个,做到入口无违禁、销售无违禁。
二是完善配送体系。出台了《关于成立农业化学投入品配送中心的意见》,以区供销社的区级农资配送中心为龙头,在各乡镇(街道)设立镇级农资配送中心,在相关村设立农资直供点,健全了区、镇、村三级农业化学投入品配送体系;实行“两账、两票,一书、一卡”制度,对农业化学投入品的采购、储运、销售、使用等环节全程记录,实现了对土地合作社、生产基地农业化学投入品专营、专供,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
三是加强执法检查。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联合区工商、质监等部门开展不间断执法检查活动,今年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600余人次,执法车辆120余辆次(配备农业综合执法专车4辆),累计检查各类农业投入品经营户680家次,保持了农业化学投入品监管的高压态势。
四、实现“四项提高”,示范区创建取得显著成效
通过开展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活动,我区农业实现了由产品优势到产业优势,从企业增效到农民增收的巨大跨越。
一是农药残留合格率得到提高。2009年至今,在例次农产品质量抽检中,山亭区农产品合格率保持100%,出口农产品没有因质量问题而出现退货、召回事件的发生,出口农产品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二是农产品国际知名度得到提高。花生酱、水果罐头等出口到美国、日本、欧盟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山东莺歌集团不断巩固开发日本、欧盟、美国等发达经济体高端市场,成功实现了与美国最大的果酱生产企业盛美佳公司合作。山东莺歌集团通过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HACCP认证,花生酱通过BRC认证。山东好利佳食品有限公司通过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水果罐头通过欧盟BRC认证、美国IFS、FDA认证和Kosher犹太认证。枣庄新谷川食品有限公司通过CHTC认证,有机干芋通过日本JAS认证。
三是出口创汇明显提高。今年1- 10月份,全区出境农产品782批,同比增长11%;出口创汇1983万美元,同比增长22%;其中花生酱出口187批、440吨,出口创汇1061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4%、16%和21%。
四是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区已有备案种植基地38个,出口基地面积12万亩;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73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3家,市级以上32家。对农民增收贡献率达20%以上。
山亭区将以创建省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为平台,以提升出口农产品质量为目的,已经形成了企业、合作社、生产基地、农资配送中心、农安办即:“五位一体”的工作局面,为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山亭出口农产品金字招牌提供了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