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管理要点
经过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我市承担3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已于6月26日全部播种完毕。近期,农技人员组织生产技术考察,发现部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地块存在土壤湿度过大、大豆未出苗或出苗不整齐、病虫草害偏重发生等问题,现提出当前技术管理要点,供各区(市)参考。
一、及时开展大豆查苗补种
近期我市出现多次较强降雨过程,降雨后天气晴朗且高温,地表板结导致大豆出苗困难或出苗后被烫死。应组织有关人员尽快到田间查看大豆出苗和长势情况。对于播种较早且造墒、大豆出苗情况较好、田间仅呈现点片缺苗断垄的地块,应抓住土壤墒情适宜的有利时机尽早进行人工补种;对于播种时未造墒、播种偏早出现芽干或苗弱;或播种时未造墒、播种后遭遇大雨、目前地表板结大豆出苗困难或出苗偏少的地块,建议等机械能进地时抓紧重新播种,注意选择生育期短、抗病丰产、较为早熟的大豆品种,大豆宜适当浅播,建议播种深度为2~3厘米。
二、采取物理隔离措施开展苗后除草
对于播种前后土壤干旱或喷施封闭除草剂后24小时内遭遇强降雨导致除草效果不理想的田块,最好于大豆1~2片复叶、玉米4~5叶期,或禾本科杂草2~4叶期和阔叶杂草株高3~5厘米时,尽早开展苗后茎叶除草。因为大豆和玉米分属于不同科,苗后除草没有可以通用的除草剂,因此,要注意选用对临近作物和下茬作物安全性高的茎叶处理除草剂品种。大豆可选用精喹·氟磺胺微乳剂(精喹禾灵+氟磺胺草醚)、玉米可选用烟·硝·莠可分散油悬浮剂(烟嘧磺隆+硝磺草酮+莠去津)。喷施除草剂时一定要注意进行有效的隔离措施,严防药害发生:有条件的可在喷雾装置上加装物理隔帘,将大豆、玉米隔开施药;没有条件的应在喷头上加防护罩,并注意定向分带喷施。施药要在早晚气温较低、没有露水、无风的天气条件下进行,药剂喷施要均匀,提高防效。后期对于难防杂草可人工拔除。
三、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和防治
前期持续高温干旱、近期多次强降雨土壤湿度增加等因素极容易诱发多种病虫害发生。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优先采用植保无人机飞防,提高病虫害防治效率和效果:一是防治大豆点蜂缘蝽。在大豆初荚期,可用噻虫嗪水分散粒剂+高效氯氟氰菊酯,或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剂(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喷雾防治,7~10天1次,视虫情防治1~2次。早晨或傍晚害虫活动较迟钝,防治效果好;二是防治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豆荚螟、食心虫、棉铃虫、玉米螟、桃蛀螟等。最好在害虫发生初期,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茚虫威,或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虱螨脲、虫螨腈、氟铃脲、虫酰肼等复配杀虫剂,配合高效氯氰菊酯、有机硅助剂等开展防治;三是防治玉米锈病。在发病前或初期,用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吡唑醚菌酯可湿性粉剂,嘧菌酯悬浮剂等喷雾防治,10天喷一次,连续防治2~3次;四是防治玉米黏虫。在产卵前捕蛾、孵化前灭卵的基础上,在黏虫幼虫三龄前用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等喷雾防治。
四、适期化控调节株高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边际效应增强,且通风透光良好,一般生长较为健壮,一般情况下不建议对玉米进行化控。对于水肥充足或群体过大、容易造成植株旺长、存在倒伏风险的玉米地块,可于玉米7~11叶片展开期喷施玉黄金、甲哌鎓水剂等化控剂,适度控制株高,增强抗逆抗倒伏能力,改善群体结构。大豆极容易长势过旺,应密切关注大豆长势,一旦发现旺长趋势明显,建议尽早开展化控调节,每亩可用烯效唑、胺鲜酯、多效唑·甲哌鎓等化控剂在大豆初花期、盛花期对水喷雾。使用时要注意:大豆结荚鼓粒期应避免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结合天气变化情况、适宜施药期确定合理浓度配比,不得重喷、漏喷和随意加大药量,以免影响施用效果。
来源:市农业农机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