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推行“一件事”联办 实现农机全生命周期集成服务
为解决农机“进城难、办事繁、多头跑”等问题,以及农机从购置、登记、使用、转移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涉及部门多、环节杂、链条长等问题,我市审批服务局、农业农村局创新农机业务办理模式,推行“一件事”联办,实现农机全生命周期集成服务,有效激发了市内农机销售市场活力,更加优化了“三农”营商环境,提升了办事便利度和简易度,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共办理“农机一件事”联办事项1200余件,相比单一事项审批平均可减少材料提供50%,群众跑腿次数平均减少80%以上,部分事项办理甚至零跑腿,办理时限整体压缩60%以上,受到农机手和群众的一致赞扬。
一、成立工作专班,召开专题会议
坚持高点站位、高标准推进,组建工作专班,建立问题协调解决机制。一是组建专班。由市审批服务、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大数据等部门组成工作专班,集中精力、攻关难题,保障整体工作运行。二是专题研讨。召开“农机一件事”联办工作推进专题会议,就“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问题、疑惑进行交流,并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进行论证分析。经多方商讨论证并结合实际,印发《枣庄市农机上牌“一件事”实施方案》,各领域部门联合制定“一件事”具体实施细则。三是定期会商。坚持常态化会商机制,定期召开研讨交流会;采取周会商、月调度、季总结的形式,研讨交流“一件事”联办推进进度、政务信息系统互通情况、存在的困难问题,真抓、常抓直至问题闭环。四是试点推进。在政务服务基础较好、农机办件量较多的台儿庄区全面推出全周期服务、下沉服务、窗口前移、预约上门、跨域通办等举措,有效破解服务瓶颈,提升群众获得感。
二、梳理联办事项,优化流程再造
从农机手实际需求入手,按照业务相近、流程相连的原则,整合农机相关事项清单。一是梳理事项清单。对照国家、省“农机一件事”事项清单,确定事项名称、依据、实施层级、受理条件等要素。围绕农机从购置、使用到报废的全流程,实行“一件事”联办,打造“农机上牌”“农机驾驶证申领”“农机跨区作业”“农机转移买卖”“农机注销”等“一件事”服务场景8个,实现一类事集中办、一站办。二是优化流程再造。开展标准化梳理工作,进行事项动态管理,合理调整涉及“农机一件事”联办办理要素前后置顺序。依法依规整合环节、精简材料、统一表单、优化流程、压减时限,实行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端)受理、一网办理、限时办结、统一出件。积极推行联动审批、联合评审(勘验、验收)等联办机制,助推相关事项高效办理。三是聚焦特色场景。针对我市与相邻省农业机械相互转移买卖交易频繁情况,在台儿庄区试点推出“农机转移买卖一件事”地域特色场景,对于转移过户到江苏徐州、山东临沂等周边地区的农机车辆,由工作人员到农业机械所在地上门服务,核对机具编号,严把农机安全性能关,同时纸质档案也可通过政邮合作方式免费邮寄到个人手中,减少农机公司或农机买卖者办事成本。
三、线上线下融合,强化数字赋能
坚持线上办理与线下服务双向发力、互补互促,以“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全面构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政务资源充分整合、服务效能系统提升”的政务服务新格局。一是线下“集成办”。在区(市)、镇(街道)办事大厅开设“农机一件事”联办专窗,可承担相关事项的咨询、受理、办结等,实现“前台一窗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件”。与农机合作社、农机销售公司等建立政企合作机制,借助其网点与专业力量,为购机农户就近提供政策咨询、注册登记、证照领取等一站式服务。二是线上“指尖办”。依托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爱山东”APP,搭建本区域“农机一件事”联办申报专区,分批上线事项。目前,全市农机业务已100%进驻网上办事平台,群众通过手机即可完成登记上牌、检验、跨区作业证申领及购机补贴申报等全流程操作。三是“高效办、靠前办”。推出“预勘验”、预约上门、云视频指导等服务,联办窗口人员可在咨询受理、审批审查等阶段提供上门“预服务”“现场审批”,也可在线实时指导申报。深化农机领域“政企合作”,与农机合作社、农机销售企业签订协议,开展业务培训,提前入户对车辆进行查验,变原来的“先买后验”为现在的“先验后买”。加强审批部门与农机驾驶培训学校合作,联合农机培训学校开启联考快审,实现当日四科联考当日审批拿证,并与安全监理培训相结合,确保尽快拿到驾照的同时了解农机安全生产操作知识。(枣庄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枣庄市农业农村局、台儿庄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供稿)
鲁公网安备
37040002000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