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秋种工作全面完成
10月11日,滕州市86万亩小麦播种完毕,秋种工作全面完成,下一步重点转入田间管理。整个三秋生产进展顺利,成效显著,有五个方面的突出特点:
一、科技增粮成效显著,玉米单产再创新高。今年玉米生产虽然受到“伏期干旱”的不利影响,但由于推广优良品种、增加种植密度、实行配方施肥、飞机防治后期病虫害等增产措施的跟进,全市玉米平均亩产达到610公斤,比上年增产8公斤,增幅1.3%,实现夏、秋连增。高产攻关田玉米单产达到1016.81公斤,位居全省前列。
二、落实关键技术措施,秋种质量明显提高。秋收前加强专题培训,秋收秋种期间加强技术指导,最大限度地促进农机农艺结合。优化小麦品种布局,实行全市统一供种,90%以上的村实现了“一村一品”。科学调度2万多台套农业机械,切实提高秸秆还田、耕耙整地、小麦播种的速度和质量,秋收、秋种时间比上年缩短2天。补贴购买小麦宽幅播种机1000余台,推广宽幅精量播种面积64万亩。大力推行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土地深耕深松、测土配方施肥和小麦宽幅精播、播后镇压等高产技术集成应用,全市小麦95%以上在适宜墒情和最佳播期内播种,秋种的质量进一步提升,为培育壮苗、安全越冬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高产创建措施到位,粮食增产基础更牢。以农业部粮食整建制高产创建和小麦增产模式攻关为抓手,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大力推广增产技术措施。在级索镇重点实施了1万亩小麦增产模式攻关项目,通过强化科研攻关,打破制约瓶颈,推进技术集成,严格落实小麦生产各环节增产措施,为大面积高产创建提供技术支撑。在12个粮食主产镇着力建设14个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严把秋种质量关,带动提升全市39万亩粮食高产示范区建设水平。
四、安全防火措施有力,秸秆利用再有突破。一是严格落实责任和奖惩。在三秋工作会议上,市委市政府对29个“三夏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先进集体”进行了表彰。市、镇、村各级层层签订责任状,缴纳风险保证金,增强各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加大巡查督导力度。市农工办、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和环保、农口等部门组成多个巡查组,昼夜24小时开展禁烧巡查,确保不空时段、不留死角,加大了督查强度和指导力度。三是政策奖补促进秸秆还田。今年我市7个镇承担了省财政奖补秸秆还田项目,8个镇享受枣庄市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奖补政策,级索、南沙河2个镇实施省财政补贴的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项目,通过奖补政策大力推进机械化作业,全市玉米秸秆机械还田率达到95.3 %,大大减轻了田间防火压力。四是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加快实现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和工业原料化,鲍沟镇青贮秸秆养羊、大坞和东郭秸秆集中利用、洪绪镇秸秆气化、田陈生物质发电等项目加快推进,拓宽了秸秆消化渠道,综合利用率达到96.5%。
五、抓住三秋换茬有利时机,加快推进“两区”建设。以实施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项目为机遇,加快培育农业经营新体系,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打造现代农业“田、园、场”建设的主平台。在粮食主产区,继续搞好高标准粮田建设;在蔬菜主产区,发展高效农业产业园;有山镇重点发展畜牧林果示范场;沿湖镇重点发展高效渔业健康养殖。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利用好1000万元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资金,通过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拉动社会资本对现代农业投入,重点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300亩以上粮食种植大户、100亩以上设施蔬菜和标准化养殖小区。利用好600万元涉农贷款保证保险基金,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担保基金试点,解决农业发展的融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