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区(市)信息联播

山亭区农业农村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作者: 来自: 时间:2024-12-30 17:47:29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四争”工作取得新成效。截至10月底,共争取到位上级财政资金1.32亿元,实施衔接推进区、衔接资金、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80个,共争取国家级荣誉3项、省级荣誉17项、市级荣誉17项。我区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全市唯一),荣获全市创新引领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议观摩评比全市第二名,获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枣庄范例“双优”区。我局被授予“省农业农村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二)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开展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提升行动,预计全年粮食种植面积、产量分别在36.55万亩、14.83万吨以上,继续呈现粮食总产、面积、单产“三增”态势。新改扩建规模养殖场3家,宏达通、智慧农牧、利佳、盛邦4家新建养殖场建成投产,新增肉鸡存栏100万羽。实施相对集中池塘和宜渔坑塘标准化改造项目,改造提升“美丽鱼塘”35处。

(三)脱贫成果持续巩固拓展。投入8080.15万元实施衔接项目39个,可带动村集体增收80万元,惠及群众11.3万人;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7笔31万元、齐鲁富民贷212笔8362.5万元、富民生产贷200万元,带动230余户农民持续增收;发放脱贫户家庭学生就学补助176.7万元,惠及1178人次。新纳入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对象3户7人,安置脱贫人口公益岗位1608人。

(四)乡村产业发展质效显著提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新建、改造绿色生态林果基地8000亩,栽植石榴1.92万株。龙潭家庭农场获评省级生态农场。持续培壮龙头企业,新创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7家,总数达到42家,1-9月份营业收入实现60.21亿元,同比增长16.2%。持续培强产业链条,牵头培育高质高效农业和大健康食品产业链,新认定产业链企业8家;前三季度,高质高效农业产业链链上企业31家,营收15.98亿元;大健康食品产业链(含新医药)链上企业30家,营收25.4亿元,同比增长3.26%。加快推进品牌建设,山亭地瓜枣、山亭火樱桃等4个农产品入选《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新创市级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个、企业产品品牌3个。班墨农业、晨玺智慧蛋鸡等5个主体入围2024年“智慧农业发展主体”市级入库培育名单,水泉镇创成省数字乡村试点镇(全市唯一)。

(五)乡村振兴“双十片区”建设稳步推进。深入实施“双十百千工程”,巩固提升环岩马湖、环翼云湖等5个建成示范片区,稳步推进月亮湾里豆香小镇、环莲青湖、樱桃谷3个在建示范片区建设,新创北庄镇、桑村等4个示范片区,新建省市级和美乡村示范村14个、提升村120个。冯卯镇环岩马湖乡村振兴示范区、徐庄镇翼云湖“云裳家园·农旅融合”衔接推进区荣获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枣庄范例十佳片区。

(六)农村改革持续深化。稳步推进集体资产权属归位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委员会账务分设2项国家级试点,10月初顺利通过农业农村部推进闲置农房盘活国家级试点申报答辩,全力打造农村改革山亭新模式。持续抓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整治,整改到期集体经济合同663份,为村集体增收28.44万元;利用“和美乡村云平台”录入村集体资产12.46亿元、在建工程3401.51万元、资源性资产87.84 万亩、村集体经济合同17464份,便于群众实时查询监督。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截至8月底,新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71家,新创市级示范社(场)11家、市级社会化服务示范组织4家,认定区级示范社(场)20家。

二、2025年工作打算

2025年,我们将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锚定建设农业强区目标,坚决守牢粮食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聚焦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项重点任务,强化科技支撑、强化改革创新、强化项目资金争取,持续培强农业农村系统干部队伍,助推“不墨山亭、幸福小城”乡村全面振兴。

(一)锚定农业保供给稳增长,加快增强农业产能和综合效益。一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深入开展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6.5万亩以上、总产量稳定在14.5万吨以上,争创补贴资金2000万元的省级春季花生绿色高产高效行动项目。二是推进高效设施农业迭代更新。支持引导发展一批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大跨度拱棚等优良设施,集中连片推进老旧果蔬设施改造提升,加快推进智慧农业果蔬产业园、禾源智慧农业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带动全区设施农业面积稳定在3.5万亩以上,争创补贴资金1000万元的省级高效特色设施农业提升项目。三是加快畜牧渔业养殖转型升级。强化华宝牧业、千禧农牧龙头带动效应,加快肉鸡养殖规模化发展,指导祥润二期、腾翼二期肉鸡养殖企业尽快投产,加快桑村熊耳山肉鸡养殖项目建设,推进肉鸡全产业链发展。指导桑村蓝天生猪养殖、西集盛源蛋鸡、徐庄晨玺蛋鸡二期等重点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全力提升生猪及禽蛋产量,肉蛋奶总产稳定在4万吨以上,争创补贴资金2500万元的国家级畜禽废物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依托岩马湖、灵芝湖、翼云湖优质水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渔业,带动全区水产品年总产达到5000吨以上。

(二)锚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快培育优势特色富民产业。一是立足特色扩规模。深挖山亭特色农业资源,做好“土特产”文章,突出抓好甘薯、特色林果、优质杂粮等特色优势农产品的规模化经营,引进樱桃、桃、葡萄等优质品种8个,新发展改造老劣果园8000亩,新创市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强镇1个、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3个。二是延伸链条增质效。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完善梯次培育机制,新创建市级及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个,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家、高质高效农业产业链企业5家。强化品牌推介,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加各级农产品展览会5次以上,新创市级以上知名农产品品牌2个,不断擦亮山亭特色农产品“金字招牌”。三是加强监管提质量。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整治力度,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全年完成定量检测600批次的抽样检测任务,指导镇街完成200批次农产品检测任务。四是拓宽渠道抓增收。培育壮大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五支力量,促进更多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积极发展休闲农业、研学农业、创意农业、乡村民宿等农业新业态新功能,带动农产品增值、农民增收。

(三)锚定增强乡村发展活力,加快构建新型经营体系。一是持续深化改革。稳慎推进闲置农房盘活利用、集体资产权属归位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委员会账务分设等试点工作,打造更多农村改革“山亭样板”。二是推进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持续做好农村集体“三资”侵占挪用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发挥好“和美乡村云平台”监管作用,提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水平。探索成立强村公司,依托资源或设施发包、参股、联营等引入企业合作,借助网络平台激活资源、拓展市场,增加村集体收入。三是壮大联农带农主体。加强经营主体内部规范化建设,持续开展示范社、示范场创建,鼓励其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订单农业、股金分红、吸纳就业等形式,把更多增值收益留给农民群众。四是培育乡村人才队伍。继续做好市级以上乡村之星选拔推荐,争创齐鲁乡村之星6人、市级乡村之星6人。依托山东农业大学、枣庄职业学院等培训基地,新培育高素质农民100人以上。

(四)锚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提升脱贫群众内生发展能力。一是严格落实动态监测帮扶机制。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核心指标,落实脱贫群众稳定增收措施,筑牢防返贫底线,促进共同富裕。二是加强项目库建设。结合镇域发展统筹规划、优势特色产业实际,突出主导产业相联、基础设施相联、特色风貌相联,积极谋划2025年入库项目,超前做好项目规划。三是强化项目资产管理,用好项目管理专班机制,采取实地督导、定期巡查,确保产业扶贫与乡村产业振兴深度融合、接续推进。

(五)锚定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山亭范例,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一是聚力打造示范片区。按照“片片有主题、村村有亮点”的要求,高标准高质量抓好凫城镇“红色印象·文润农旅”、北庄镇“富美伽河”、西集镇“和合西集·水韵龙河”、桑村镇“印象漷河·田园新城”4个片区建设。按照“一片一品”“一村一策”要求,重点打造北庄镇示范片区,将培育智慧农业、建设数字乡村、打造低碳生活作为总体目标,系统谋划、一体推进,确保明年全市现场会取得优异成绩,争创补贴资金2000万元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二是聚力建设和美乡村。切实做好2023年度14个示范村评估验收工作和120个提升村提档升级,实施好2024年度16个示范村创建工作。三是聚力优化人居环境。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四季战役”,统筹推进农村改厕、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治理等重点任务,健全长效管护机制,争创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