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转发省农业厅《关于开展学习贯彻〈农业技术推广法〉主题征文活动》的通知
枣农科技字〔2013〕8号
关于转发省农业厅《关于开展学习贯彻
〈农业技术推广法〉主题征文活动》的
通 知
各区(市)农业局、局属有关单位:
现将《省农业厅关于开展学习贯彻〈农业技术推广法〉主题征文活动的通知》(鲁农科技字〔2013〕17号)转发给你们,请按照农业部、省农业厅有关要求,做好宣传发动、撰写论文、投稿等有关工作,切实搞好学习贯彻《农业技术推广法》的各项活动。
2013年5月27日
山东省农业厅关于转发《农业部办公厅
关于开展学习贯彻〈农业技术推广法〉
主题征文活动的通知》的通知
鲁农科技字〔2013〕17号
各市农业局(农委):
现将《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学习贯彻〈农业技术推广法〉主题征文活动的通知》(农办科〔2013〕28号)转发给你们,请按照通知要求,认真做好活动的组织动员、稿件撰写、投稿等有关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多措并举,将学习贯彻《农业技术推广法》的活动引向深入
山东省农业厅
2013年5月13日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学习贯彻
《农业技术推广法》主题征文活动的通知
农办科〔2013〕2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农机、畜牧兽医、渔业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广东省农垦总局:
为推动新修订的《农业技术推广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我部决定在全国农业系统开展“学习贯彻农业技术推广法主题征文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以“学习贯彻《农业技术推广法》,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增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能力”为主题,组织动员全国农业系统围绕学习《农业技术推广法》心得体会、农业技术推广有关政策落实情况、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等方面内容(详见附件),深入调研、系统思考,撰写高质量的论文,推动全国农业系统认真学习《农业技术推广法》修订背景和重要意义,深刻领会法律的精神实质和基本特征,为法律贯彻实施营造良好氛围。
二、征文要求
(一)征文内容符合活动主题,思想内容积极健康向上,观点鲜明,材料真实,内容翔实,数据准确。
(二)征文题目自拟,字数控制在6000字以内。
(三)征文使用Word2003文档排版,行距固定值30磅,题目(居中,华文中宋2号,加粗)与正文间空一行,一级标题黑体3号,二级标题楷体3号,正文宋体3号。在征文首页标明文章题目、总字数、作者相关信息(姓名、工作单位、职务、邮编、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
(四)征文未在正式报刊上发表过,不得一稿多投或者旧稿新用,引文注明出处。作者需对稿件的原创性负责,对有剽窃和抄袭行为者,一律取消参加此次活动资格。
三、活动安排
(一)本次征文活动投稿截止时间为2013年8月31日。征文采用电子形式提交,投稿电子信箱为tuiguangfa@163.com、kjsztc@agri.gov.cn(为确保活动主办方收到征文,请一并发送到两个邮箱)。邮件名称为推广法征文投稿-论文题目。
(二)2013年9月-11月,开展论文评选、研讨交流。在对参评征文内容、体例、字数、差错率进行初选的基础上,组织有关专家评选优秀论文;围绕相关专题开展研讨,邀请优秀论文作者进行交流。
(三)2013年12月,在农业部网站、中国农业推广网上公布优秀论文名单。
四、其它事项
(一)本次征文活动的主办方为农业部科技教育司。
(二)本次征文活动不收取参加者任何费用,不退稿,请自留底稿。
(三)征文的作品著作权和名益权归作者所有,相关法律责任由作者自负。
(四)优秀论文将汇编成论文集,活动主办方将向相关杂志、报刊推荐优先发表。
(五)对论文投稿数量较多、质量较高的农业部直属单位、省农业厅(局、委)等,予以通报表彰。
五、联系方式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政策体系处
电 话: 010-59192905、59193014
附件:《农业技术推广法》主题征文主要内容
农业部办公厅
2013年4月23日
附件
《农业技术推广法》主题征文主要内容
1. 不同管理体制下,乡镇国家农技推广机构(包括行业站、综合站、区域站)运行方式研究,包括人员管理、推广工作组织、资产管理、考评考核、县级农业部门与乡镇政府关系协调等。通过分析、剖析典型案例,说明不同管理体制对做好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利弊,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的政策措施建议。
2. 目前乡镇国家农技推广机构实际承担职能任务与人员配备情况研究,分析其内部岗位设置或分类,建立的责任制度、考评制度内容、指标及实施效果。以县域或有代表性的乡镇作为实例,进行分析论证。
3. 基层在岗农技推广人员工资收入现状,与基层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平均水平的差距及原因分析,依法落实“一个衔接”政策的具体可行的建议,或者可供借鉴的创新做法。
4. 当前县、乡镇国家农技推广机构工作经费的来源渠道,经费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对照新修订的《农业技术推广法》中的七项公益性职责,分析县、乡镇国家农技推广机构工作经费应用于开展哪些工作,研究提出各级财政的供给方式和分摊比例依据。
5. 基层国家农技推广机构试验示范场所作用发挥情况研究,通过对不同状态的示范场所(自有固定基地、定期租赁基地、与大户、家庭农场或其它生产经营组织联办基地等)的利弊分析,提出提高示范场所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的措施建议。
6. 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实际执行情况,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在现有条件下,保证项目顺利实施,改变乡镇面貌,达到多方满意预期效果的可行做法和建议。
7. 中央重大农业技术推广补助项目实施方式研究,包括补助方式、补助方向、补助领域、补助对象、补助范围等。目前,这类补助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等。
8. 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的主导作用、主体地位研究,分析其与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在推广服务方面的相同点和差异,提出推动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其它农技推广组织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新机制的政策建议。研究提出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如何对社会化农技服务组织进行管理、指导、服务的政策建议。
9. 如何在法律允许范围内通过有效管理,保证农业新技术(产品)在目标地区推广应用完成“三性”(先进性、适用性和安全性)试验证明过程及结论的权威性。
10. 村农业技术服务站点和农民技术人员发展现状,国家农技推广机构如何指导其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依照《农业技术推广法》要求,落实农民技术人员协助开展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活动补助的政策建议。
11.如何引导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群众性科技组织等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推动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联合协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