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我省千亿斤粮食、植保、种子三大工程取得显著成效
一、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
山东是农业大省,也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我省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山东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粮食生产,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粮食生产的工作部署,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扶持促进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到2010年,全省粮食生产实现连续八年增产,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根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了《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已经国务院批准并发布实施,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粮食发展的目标任务。根据国家规划,我省编制了《山东省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2009-2020年)》以及实施规划,规划范围为国家确定我省的73个产能任务县和12个粮食增产后备县,品种为小麦、玉米两大作物,规划期限为2009~2020年,基准年为2008年。规划期目标:到2020年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944亿斤,力争950亿斤,比2008年新增92亿斤以上,其中小麦38亿斤,玉米54亿斤;73个产能任务县新增85亿斤,12个后备县新增7亿斤。
2010年5月我省制定《<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山东省一期项目实施方案(2009—2012年)》。实施方案统筹协调新增粮食产能各类工程的区域布局,合理配置大型灌区、田间工程、良种繁育基地、农技农机服务体系等工程建设,将田间工程建设地块细化到乡镇,并明确了各资金渠道项目的建设地点、建设任务、投资规模及资金筹措方案等。2010年9月,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和水利部联合下达了我省2010年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共计7.5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6亿元,地方投资1.5亿元,在我省15个地市38个产能县(市、区)建设田间工程,23个产能县(市、区)建设农机服务站,16个产能县(市、区)建设植保区域站,20个产能县(市、区)建设耕地质量监测站。
二、植保工程
植物保护是农业防灾减灾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农作物有害生物的监测预警、防治指导、植物检疫、控制扑灭、农药管理、安全用药、技术服务等,具有基础性、公益性、技术性、强制性和国际性等特点。2004年以来,我省开展植保工程建设,对确保我省农业生产安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减少环境污染、维护公众健康、增加农民收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省已投资建设了1个省级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分中心和42个县级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及14个苹果非疫区疫情检测站和230个检疫性有害生物阻截点。
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分中心和区域站的建设,提高了农业生物灾害预警、快速反应能力和有效控制能力,每年发布长、中、短期病虫害预报由2004年之前的2300期增加到了现在的3500余期,长、中、短期预报准确率也分别由原来的80%、85%和90%提高到了现在的85%、90%和95%以上,每个区域站对突发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的有效控制能力达到了日1.5万亩以上,病虫害损失挽回率比以前提高了5%,灾害损失降低到了3%以下。莱州市通过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项目实施,在全市建成了6个基层监测点,形成了市、镇、村三级农业重大有害生物及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突发事件应急体系。该市成立了35支管理规范、市场运作、自负盈亏的植保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全市农业有害生物应急防控的主力军,该市农业有害生物中、短期预报准确率由常年的85%提高到90%以上,年挽回粮油损失达33.5万吨,增加粮食产量2.55万吨,油料0.25万吨,经济效益显著。
苹果非疫区疫情监测站和检疫性有害生物阻截带的建设,改善了苹果非疫区的疫情监测条件,摸清了部分阻截对象的发生规律。根据农业部《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建设方案》要求,我省制定了《山东省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实施方案》,强化了对重大植物疫情的监测、阻截、封锁控制和扑灭能力,建立健全重大病虫害和植物疫情应急防控机制,降低灾害危害程度。我省在蓬莱市、招远市、安丘市、荣成市和莒南县建立了苹果疫情监测站,有效地杜绝了苹果蠹蛾等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侵入,确保了我省苹果生产安全。
三、种子工程
农作物种子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对于保障我省粮食安全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
种子产业始终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十一五”期间,国家在我省重点投资建设的种子工程项目包括:良种繁育基地18个(其中:小麦6个、棉花4个、玉米4个、大豆2个、花生1个、蔬菜1个),新品种推广示范基地4个,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1个。重点建设了高标准种子生产基地36万亩,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800亩,高标准的种子试验地100亩,配套建设了种子仓库、晒场、加工车间、种子检验室等土建工程,路、渠、涵、桥、地下管线等田间工程,购置了加工、检验设备和部分农机具,全面提升了项目区种子的生产、加工、检验、仓储、供应能力,改善了品种研发、品种区试、种子生产加工、种子质量检测等环节的基础条件。
项目实施夯实了我省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提高了种子综合生产能力,保障了良种有效供给。一是种子生产推广能力大幅提升。项目区每年可产小麦良种6000万公斤,生产高质量玉米杂交种2000万公斤,优质大豆种子800万公斤,优质棉种700万公斤,年可展示示范新品种800个(次)。目前省内商品种子繁育生产能力可达7亿公斤以上,新品种推广利用速度大大加快。在项目带动下,小麦良种实现全覆盖,产量水平大幅提高,每年可增产小麦商品粮75000万公斤,增加社会效益120000万元,社会经济效益显著。二是区域试验能力逐步加强。章丘市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项目的实施,大幅提升了试验手段和区试能力,年可区试新品种(系)500个,展示新品种400个。三是种子加工能力逐步提高。项目实施带动了种子加工成套设备的更新更换,种子加工能力大幅提升,目前年种子加工能力达到7亿公斤以上,主要农作物商品种子基本实现了精选加工、包装和标牌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