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法规

创新“三权”抵押金融活水灌溉“三农”

作者: 来自: 时间:2014-09-22 00:00:00

    如何更好地使金融服务“三农”,相关制度机制配套保障执行也是关键。如何保障涉农资金来源?如何保障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信心和力度?

    近日,重庆发布的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实施意见从金融政策、财税政策等两方面进一步强化了金融服务保障机制,从而全面提升我市金融服务“三农”水平,助推农民增收、提升农村效益以及农村经济发展。

    金融

    监管方面特别优待

    金融服务“三农”,资金是关键。如何拓展资金来源?意见指出,重点通过发挥货币信贷政策和金融监管政策的引导作用,加大农村资金投放力度。

    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将通过执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优惠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释放一批资金。通过优化支农再贷款机制,发放支小再贷款,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补充一批资金。比如,对贫困地区符合条件的农村金融机构支农再贷款利率可在优惠利率的基础上再下调1个百分点。

   “监管政策引导方面,则通过对涉农贷款占比高的县域银行法人机构实行弹性存贷比;提高涉农贷款风险容忍度,如对支农再贷款所对应的涉农贷款等不纳入存贷比考核,以充分调动‘三农’信贷投放积极性。”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指出。

    人行重庆营管部相关负责人则表示,将通过信贷投向指引、综合评价等途径,引导银行重点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开展“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共建点”示范创建,推动以“三权”抵押融资为重点的农村金融创新;开展“金融扶贫示范区”建设,启动贫困村互助资金组织金融服务提升计划等。此外,将积极协调市级部门成立风险补偿基金和政策性担保公司,为银行发放“三权”抵押贷款提供适度风险补偿和担保。与财政部门共同研究出台政策,对金融机构在渝东北、渝东南生态区发放“三农”贷款、布放机具等给予奖励和补助等等。

    财税

    多措施加大支持力度

    财税政策扶持也是金融服务“三农”的重要保障。人行重庆营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在支持“三农”服务的现有财税政策基础上,重点涉及贴息、补贴、奖励、风险补偿、税率优惠等方面。

    该负责人还介绍,将积极研究加大对“三农”信贷(担保)投入较大、融资利率(费率)较低的银行及融资性担保等机构的奖励支持力度。比如对融资性担保公司为农村地区小微企业融资贷款收取的担保费率在2%以下的新增担保发生额,给予担保机构0.5个百分点补助等等。对不良贷款率低于3%的县域金融机构,发放的涉农贷款中的“农户农林牧渔贷款”、“农户消费和其他生产经营贷款”等4类贷款,按当年贷款平均余额同比增长超过15%的部分给予2%的补贴。

    在定向费用补贴政策方面,对符合当年贷款平均余额同比增长、年均存贷比高于50%、涉农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平均余额占全部贷款平均余额的比例高于70%等条件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以及基础金融服务薄弱地区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在开业5年内,按当年贷款平均余额的2%给予补贴。

    此外,为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环境,对配备ATM机、农村便民金融自助服务点、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和手机支付服务点的金融机构按照一定标准给予一次性定额补助。对为农村地区中小企业发行直接债务融资工具提供主承销和增信服务的机构,按当年累计实际承销额的1%给予一定比例奖励。

    案例扫描

    开县民丰互助合作样本

    在政府及金融机构加大扶持力度的同时,部分区县正在积极尝试利用农村合作金融为社员个人和微型农企解决资金需求。

    开县大进镇人邓洪地2010年返乡创业,在老家办起了“磨石阡洪地养蛇场”,饲养了多种稀有品种商品蛇。当时由于资金缺乏且银行贷款比较困难,他把希望转向了扶贫互助组织—开县民丰互助合作会。

    2010年,邓洪地用林权作为抵押,很快就拿到了几万元贷款。如今,邓洪地已连续贷了3年,去年又贷了5万元。“一般5万元以下只要1~3天就可贷下来。”邓洪地说,合作会只对入会会员提供小额信贷服务,最高可提供10万元的信贷支持。

   “创业初期的资金需求比较大,这些钱解决了很大一部分资金困难。”邓洪地告诉记者,经过两三年的发展,去年养蛇场已经实现盈利近10万元。他不仅自己实现了劳动致富,也给周边农户带来了就近就业的机会。目前,他已聘用了8名本村返乡农民工,每人每年工资收入达3万~4万元。

    事实上,除了提供资金支持,合作会还为贫困户提供技术及信息服务,赠送农业技术书定期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创建农副产品销售信息平台等等。

    目前,民丰互助合作会已累计投放小额借款近20亿元,受益农户达15.5万户次,帮助60万人实现增收。下一步,民丰互助合作会拟在5年内增设乡(镇)分会17个,服务农户达20万户,基本实现开县中、低收入人群全覆盖。

    专家解读

    金融创新搞活农村市场

    农村金融仍是目前最为薄弱的环节。长期以来,农民的宅基地及农房、林权、承包地“三大资产”因法律障碍,不能充当抵押物,融资多依靠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难以满足专业大户、经济能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进行规模化生产的大额资金需求。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市于2010年11月开始试行农村“三权”抵押融资工作。

   “开展农村‘三权’抵押,有利于激活农村沉睡的资产、丰富农村融资渠道,满足农民金融需求,是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的有效渠道。”重庆工商大学校长杨继瑞表示。

    杨继瑞表示,首先,开展农村“三权”抵押贷款,有利于加快推进农村“资源”向“资本”以及“资产”的过渡,大力激发农民创业热情,促进农民将财产性权利变成现实收益,支持农户增收致富,帮助农民增收财产性收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农村和谐社会环境。

    其次,开展“三权”抵押等创新金融服务,也有利于探索解决农村金融服务的制度性缺陷,最大限度地盘活农村闲置资产,有效消除农村资金供给矛盾,化解农民“贷款难”问题,加快实现城乡金融服务公平化、均等化,对全面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此外,还有利于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切实搞活农村金融市场。